原文刊載於《明報》部落格
終於等到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英國著名導演Ken Loach的《風吹麥動》(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這齣2006年出品的電影為Ken Loach贏得當年法國康城影展的金棕櫚獎,不知為何要等兩年才於今屆電影節上映(但今屆電影節同時有上映他的新作《假自由之名》(It’s a Free World)。Ken Loach過去曾經七次獲得此獎提名,今次卻憑著《風吹麥動》而奪獎,可說是Ken Loach執導至今的最高成就。
終於等到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英國著名導演Ken Loach的《風吹麥動》(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這齣2006年出品的電影為Ken Loach贏得當年法國康城影展的金棕櫚獎,不知為何要等兩年才於今屆電影節上映(但今屆電影節同時有上映他的新作《假自由之名》(It’s a Free World)。Ken Loach過去曾經七次獲得此獎提名,今次卻憑著《風吹麥動》而奪獎,可說是Ken Loach執導至今的最高成就。
Ken Loach的名字對於香港國際電影節常客當然不會陌生,過去的電影節上映他的作品都座無虛席。他作品題材多以描寫工人階級被剝削的苦況,以及處於社會底層小人物及少數族裔的悲慘遭遇,並且豪不掩飾其以電影作為介入現實政治的企圖。
《風吹麥動》電影英文名(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其實是來自19世紀愛爾蘭詩人Robert
Dwyer Joyce的名詩,其後更配上哀怨旋律,成為鼓舞愛爾蘭人追求民族獨立的著名歌謠。而電影裡藉一位老婦人在她被英兵殺害的孫兒屍體旁唱著,極具控訴力。這電影在中國譯為《風吹稻浪》,似乎了解該詩的內容,但敗筆地方是稻與大麥完全是兩回事。而台灣則譯為《吹動大麥的風》,可能根本不知片名出處﹗或者,還是港譯較為貼切,也有該詩的意境。不過,我會認為如譯作《風吹麥浪》或會更傳神。
《風吹麥動》當初在英國上映便立即觸動右派輿論的神經,而對電影大肆詆譭。因為電影是以20世紀初愛爾蘭獨立戰爭為背景,揭露大英帝國在愛爾蘭的殖民主義暴行。故事講述在1920年,當爭取愛爾蘭獨立的新芬黨(Sinn
Fein)透過國會選舉贏得大比數議席後,英國政府不願見到愛爾蘭邁向獨立,隨即派遣軍隊進駐鎮壓獨立運動。
故事主人翁Damien是位剛從醫科畢業的青年,即使好友慘被英兵殘殺,同伴又苦勸一同加入抵抗英國侵略的愛爾蘭共和軍作戰,Damien卻另有打算,他準備離開愛爾蘭而到倫敦執業行醫。當Damien抵達火車站準備離開,目睹一隊橫蠻英兵正毆打火車司機及站務員,因為他們響應愛爾蘭鐵路工會所發起的拒絕接載英兵的工業行動。此情此景,才令Damien毅然棄醫加入胞兄Terry的游擊隊一同作戰。
導演安排Damien在火車站的遭遇而決定留在愛爾蘭棄醫從戎這一幕,有其寓意,亦成為Damien在獨立戰爭後與哥哥分道揚鑣的伏線。Damien正是因為工人階級的鬥爭,不單只是民族獨立的問題,才是觸發他參加獨立戰爭的原因。當英國其後主動提出簽訂和約,立即在共和軍內部引起分裂,一派是以胞兄Terry為首的主和派,而包括Damien在內反對和約為另一派(因為愛爾蘭即使獨立,國會仍需宣誓效忠大英帝國以及北愛爾蘭仍劃歸英國管治)。
而當和約締結後,Damien目睹農村大部份兒童仍然在挨餓(愛爾蘭兒童死亡率為當時全歐洲最高國家),農民仍然被地主盤剝,根本與過去被英國統治期間沒有兩樣。所以反對和約派認為大家一直所要爭取的愛爾蘭獨立不只是轉換國旗的顏色,而是要建立一個平等的新社會制度。兩派最終爆發內戰,Damien與Terry兄弟鬩牆,反對和約一派最終被鎮壓下去,Damien也死在Terry的手上,故事以悲劇告終。
《風吹麥動》雖然是講述上世紀英國入侵愛爾蘭的暴行,但Ken Loach當然不改其藉電影批評時政的作風,電影也連帶批判當今英國聯同美國入侵伊拉克的不義戰爭。所以,Ken Loach在頒獎禮上說﹕「我們希望我們的電影在反映英國過去帝國主義的歷史,邁出一小步。如果我們敢於對過去說出真相,或者我們亦應該對現在說出真相。」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 Robert Dwyer Joyce 1836-1883)
I sat within a valley green
I sat there with my true love
My sad heart strove the
two between
The old love and the new love
The old for her, the new
That made me think on Ireland dearly
While soft the wind blew down the glade
And shook the golden barley
我坐在一片蔥綠的山谷
坐在我愛人的身旁
憂傷的心 在兩者中掙扎
舊愛的 與新愛的
舊愛是她 新愛
是令我想起故鄉的愛爾蘭
當柔風吹過樹林
搖動金黃的麥浪
Twas hard the woeful words to frame
To break the ties that bound us
But harder still to bear the shame
Of foreign chains around us
And so I said, The mountain glen
I'll meet at morning early
And join the bold " United Men"
While soft winds shook the barley
哀愁話語 難以言表
也難割斷我倆的連繫
更難忍受的恥辱
就是外族統治的枷鎖
我說﹕走過幽谷
在清晨將遇見
並加入那勇敢的「愛爾蘭戰士」
當柔風吹動麥浪
Twas sad I kissed away her tears
My fond arms round her clinging
When a foe, man's shot burst on our
ears
From out the wild woods ringing
A bullet pierced my true love's side
In life's young spring so early
And on my breast in blood she died
While soft winds shook the barley
憂傷的我吻去她的淚水
兩臂緊抱著她
敵人的槍聲從耳邊掠過
來自林蔭深處呯嘭響著
一顆子彈打中我的愛人
在生命的初春年華
她倒在我懷裡 浴血死去
當柔風吹動麥浪
Twas blood for blood without remorse
I've taken at Oulart Hollow
I've lain my true love's clay-cold corpse
Where i full soon will follow
Around her grave I've wander drear
Noon, night and morning early
With breaking heart when e'er I hear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以血還血 無怨無悔
就在奧勒之地(註)
我放下愛人冰冷的身體
在那裡 我終會相隨
沉痛徘徊於她墓旁
從午 到夜 再到清晨
聽到欲裂的心 抖顫著
風吹麥浪